機械專業的出路很寬,正是因為太多的選擇在我們面前,導致很多朋友在選擇工作的時候迷茫,甚至工作后發展仍然迷茫。
正如我經常說的那樣:學機械的餓不死,也吃不飽!
工作的確相對其他專業來說,可能機會是多一些。但是,我認為這是好事也是壞事:機會多了懶人也多了,人說“學機械的是個人就能找到工作”,還真有人聽信了這個。如是乎,反正混個畢業咱就有工作了,那還拼命學個啥,所以我們發現周圍有那么一小撮人深信此道,才讀了不到一年大學,就已經很會“享受大學”了。
這個社會上很多有著相當機械天賦的人整天做著低層次沒有創造力的工作;也有很多資質一般,但因為把握住某些機會生活的很滋潤的人。我想還是很有必要再啰嗦下,咱們學機械的到底畢業后能干啥?
出路一:機械設計工程師
機械的一大基本出路就是搞設計,這個可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好去處。一個機械公司的核心部門就是設計研發部門,企業要發展,關鍵靠核心技術。比如說:模具、汽車、家電、工程機械、非標準設備等等各種機械設備的設計,要想有市場,離開設計部門,行么?網上有很多《常用機械設計軟件大全》之類的,一般來說我們常用的機械設計軟件,像AutoCAD、 Pro/e、UG、solidworks等工具,掌握一個或者幾個,就基本可以來做產品結構設計或其他設計。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做設計就是天天對著電腦畫畫圖,有空還會網上到處轉轉,做設計需要很厚很扎實的專業知識做支持,還要很好的耐心。設計新人不少會熱衷折騰設計軟件的各種技巧,這是一個誤區:設計軟件和機械產品設計的關系就如同書法和文學作品的關系,好的書法能寫出好看的字,但不一定能寫出好的文學作品。因此做好設計的關鍵在于設計素養的積累,而不是軟件本身,所以沒必要為了滿足某些目的,學上一堆軟件,而忽略機械設計的本質。設計的職業生涯很長,但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需要學習的東西也很多,材料、工藝、加工、美學等等。
出路二:設備工程師。
眾所周知,機械專業畢業后大多要進鋼鐵、冶金、機電、汽車等行業,幾乎所有的這些公司都要依靠機械設備來完成工作。所以,機械專業有相當數量的同學,畢業后要在生產車間做設備安裝、維護,天天和設備打交道,設備壞了就修;沒壞就保養??蓜e小瞧了這個出路,更別以為這是個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要做一個出色的設備工程師,你必須要熟悉所管理設備的原理,以及設備相關的知識。俗話說:這是一個沒事比較清閑,有事就得辛苦的崗位。你知道很多設備一旦出故障,會造成多大的損失么?去武鋼實習時,常聽師傅教導,這設備停產一分鐘損失就是幾百萬,停產十分鐘,那整條生產線就全部變成了廢鐵。個人認為:大學本科一畢業去公司基本不可能進公司研發、設計部門的,碩士研究生現在也基本進不了武鋼大小公司的設計部門。最有可能的是曲線救國:在設備管理崗位積累足夠的經驗和實踐經驗,下一步再爭取轉做機械設計類職位,也可以做設備的技術支持或者銷售。一個連機械設備都不了解的人,能成為一個好設計師,能成為好銷售?我認為那是扯談。基本上在車間天天發現生產的工藝問題,統計不良,改善不良,提高生產效率,編制工藝文件,作業指導書。單調,輕松。負責加工工藝之類的工作,分析不良,改善品質,其實大部分的不良都是供應商原材料的不良,天天盯著同樣的不良分析,做改善。不同公司工藝的發展前景不同,一些成熟的工藝,這個崗位也就算打打雜;一些工藝很關鍵的公司,工藝的崗位具有不可替代性,前景也稍好,可以作為一個職業來發展。
出路四:機械加工。
現在的生產一般是操作機床,學校出來的至少是操作數控機床,也稱為操機。一般有學歷基礎的朋友,上手應該在操機和編程這個起點左右。開數控車床,肯定不能一直開,可以開幾年,以后考慮做編程、設計、管理或者賣機床(太直白了哈)。
出路五:機電一體化
機械、電子、液壓、水壓、氣動、控制、材料等學科越來越融合成一體。學機械的畢業后偏電子、電子信息、自動化、冶金、材料等專業也是很多的。具體來說,如PLC、單片機、嵌入式系統開發等。比較好的發展是結合機械的優勢,這樣才能發展更有后勁,比如嵌入式系統方面,做機床的數控,我們機械專業做數控系統就具備加工等知識優勢。
出路六:管理
首先是車間管理,就是在車間轉為做生產管理,安排計劃,管理人員,提高合格率。(有公司叫現場管理,有公司叫計調)。然后做到部門主管,或者更高管理的職位比如廠長等。像以前我們的師兄,在武鋼工作八年左右,就有可能提升為車間主任,工作十多年左右就可提為小廠廠長,那福利待遇就相當好的了。不過管理的瑣碎的事情真的太多,絕對折磨人;這是車間刮泥。進一步是生產管理,安排生產計劃,確保產能的完成。前面兩種管理屬于工業工程的范疇。再進一步發展就是人力資源的管理,和機械專業本身相關性不大,這里就不討論。機械行業中打算走技術路線的話,最好是朝產品行業方向研究,技術攻關,材料創新都可以,個人認為在公司技術很牛的人,一般早晚會當管理或者領導干部。
出路七:供貨商管理工程師(SQE)--采購
也就是常說的供貨商管理工程師(SQE)。如果擅長研究技術,又有較好的交際能力,SQE是一條不錯的出路。與供應商溝通比較多,需要經常跑供應商,蠻辛苦的,剛畢業的肯定不適合干,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各方面的知識,包括機械專業知識,生產管理知識,商務等等,否則很容易被忽悠。最重要的是溝通能力,要靈活,協調供應商和本公司的利益。
出路八:產品工程師(PE)和質檢工程師
做新型號產品的開發–夾具制定–樣品生產–批量生產負責整個流程的各種問題的解決, 一邊面對客戶 一遍面對供貨商。以后往項目經理方向發展。項目經理,也有的地方叫項目工程師;叫法不同,工作內容類似,就是協調本公司的相關部門共同完成新項目的試制,改善,直至量產工作。和客戶的SQE 打交道,匯報項目進度。要懂APQP的流程。質檢,顧名思義,堅持產品質量合格與否,不多講。
出路九:銷售
就是賣機械產品,也許會有同學說,學機械的和做銷售的有什么關系。目前每年我院的畢業生中有將近10%--20%的會做銷售。不少公司喜歡招有理工科背景的學生去從事銷售,而不是直接安排學市場營銷的學生去做銷售,由此誕生了一個很光彩的職業---技術性銷售。既懂專業技術,又會營銷,這種人是很可怕的。而以往,搞銷售的因為不懂技術而吃產品性能質量的虧,搞技術的因為不懂營銷而無法將產品順利推銷出去。不過,做好銷售的前提依然是:學好扎實的技術。如果沒有技術了,就像我常說的,學了機械的和別人沒有學機械的一樣,對機械專業知識基本上一竅不通,還有什么優勢可言?在大家的眼中,銷售是肥差,可以賺很多。其實不然,做銷售好的會賺到很多,差的可能挨餓。選擇做渠道,還是直接做客戶,選擇什么行業,這些應該也很重要。考研這個不多講,大家都懂,我也宣傳了無數次了。出國深造也不是很神秘的一件事,學校有好幾個運作很成熟的項目:像中澳、中德、中英、中美等,每年我們學院都有一些同學會出國深造。舉例來說:去德國德累斯頓大學深造,德國教育是公費的,無需學費,出國前你大約只需要繳納13萬左右(3萬是培訓德國及辦理簽證的費用,周末寒暑假等要在武大學習至少一年德語;10萬是經濟擔保,畢業學成回國就退給你;畢業不回國了,這就是國家培養你你繳納的費用--擔保)。此外,你每年要負擔的基本上生活費,因人而異,一般3萬左右。當然留學生打工掙錢完全可以整足生活費。至于如何選擇崗位,個人認為不同性格適合不同崗位;不同性別也適合不同崗位。比如能忍受孤獨、天性喜歡機械、好學好問、能安心看技術資料、能動手動腦的人,不論做哪個技術崗位,都能有一定的成就;但做銷售或者采購這些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做好。還有一些性格外向、善于交際、但不能想象三維投影的人,讓他搞設計顯然就為難了。女性也不大適合做現場性強的工作。不論做什么崗位,充實自己永遠是最聰明的做法,真的人才是不會被埋沒的。不妨在工作學習之余多學學英語,科技強勢語言,不要求考過什么級別,但得看懂技術資料,很多我們折騰不明白的東西老美都公開發表了;有空來制造業觀察網站看看行業前沿的東西,感受下行業的脈搏,會有用的;這些是最簡單的充電。當然要是你經常說你沒時間學習,卻有時間去偷菜、去網游、去某些論壇蓋樓灌水牢騷;那就算了。除了崗位的選擇,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地方就是就是行業的選擇。個人觀點做機械不是沒有前途,但一定要摸到門路,找適合自己施展的空間,而不是往人堆里扎。出來工作,首先做的是行業,選擇好的行業,機械專業可以用在非常多的企業中,哪怕是制藥,環保等行業,只要做產品,都會有機械工藝類的職位,一旦進入到某個行業,在本行業內跳槽僅一條有某某行業的相關經驗就是很大的優勢,反之如果你選擇當前看起來很火熱的模具、汽車等傳統制造企業,雖然也有很多生產主管等職位,但競爭者會太多。當然也不是說這些行業不好,選擇什么行業,是一個長遠利益的博弈。我們國家整個制造業當前情況只能說是不好不壞,規模大,但勞動密集型產業規模還很大,技術性不強,實際工作很可能與期待的腦力勞動有所差異。但這只是一個過渡階段,整個機械行業還是個充滿機會的行業,不少朋友從事機械產品設計,逐漸積累后自己開發一些市場產品,不論是山寨一些東西還是自己的產品,都算是創業有所成。這種現象在南方比較常見,這種生活充滿挑戰更是充滿希望,其他很多專業是很難像我們這么容易起步的。總之,還記得我們常說的么:學機械的越老越吃香!機械專業跟醫生有點類似,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需要不斷的積累和學習,職業壽命較長,工作強度也不是很大。文章很長,能耐心看完的估計不會太多。這就是現實,我們太希望直接看到結果,而不想要經歷漫長的過程。我們太想知道畢業后能干什么,其實大家這四年不好好學點什么,畢業后你根本干不了什么,因為你沒有能力去干,盡管你有滿腔的熱情。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